海南大学起点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杜云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发原创心灵,相约论语一百——这不仅是一个夏令营,而是一项事业

  [复制链接]
26#楼
发表于 2011-6-15 13:26:19 | 只看该作者
11楼
最开始填写报名表时,需要填写报名理由,我写的是:一、希望加强专业素养,增加对经典的熟悉和亲近程度;二是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明师的指点,提高自身的智慧和修养。现在看来这两个目标都基本达到了。

虽然没有参加完这个冬令营,但是回来的那天我发现自己有点爱上《论语》了,感到《论语》很亲切,很好读,很爱读了。回到家里后,见到家里的小孩子,就想教他们读《论语》……
我自己差不多读了20天的论语,确实比原来有所进益,觉得自己就是心有一些正了,有这种感觉,有所借阅。

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就是这一章,孔子自认为文王他是文的一个继承者,他就是说文王之后文就在我这儿了。我觉得孔子说这个话他有一种自信,他很自信这一点。我是文的一个代表,是文的一个承载者,就是说文离不开我,我觉得孔子说这个话,特别的有气魄。所以我也在说我们为什么要来读论语,就要立足于孔子。因为孔子他是一个文的继承者,我们要继承文的话,就必须来接触论语。所以接近文的话就要必须要接触论语。就是自己。

——米鑫
27#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24:4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俊成这么费心,将去年与我同届参加论语一百的营员的语录都分享给大家,我自己看了也非常感动
28#楼
发表于 2011-6-16 22:57:27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典的过程由好奇、兴奋、高亢转为只听自己的声音,然后再到习惯到见字就读,读了就不想停,脑海里老蹦出这样的念想:就这么定了,以后工作的每一个闲暇,我都会留给经典。曾经流逝的岁月,蹉跎过的难以追究了。而余生,就选它相伴了。

能从中读出乐趣,是因为自己在不断的改变的自己的方法,以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次难得的机会。开始是有节奏的慢慢的入心的去读,到后来,当对文字有了亲切的相识感以后,就开始主动的加快速度。即便速度跟上,往往也有开小差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记录读5遍、10遍或者50遍的时间,当你心中有了时间概念的时候,你就发现你会把每一分钟都看的非常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只要一走神,时间就多用30秒到3分钟,花的时间越长,证明自己走神次数越多。时间的记录方法既能让你珍惜时间,又能检测集中注意力的情况。有时候,还用背诵和抄写强化自己的注意力。听老师说要有口无心的读,一直挺排斥这句话的。不入心,又怎能去理解圣贤之道,绝对的不赞成!但是,后来还是决定按老师的方法试试看,结果是老师意料中的,却是我意料之外的,有口无心却让我不经意间记住了更多。难道这就是潜意识?

把自己当成小孩子,老师说什么我就干什么,让读多少遍我尽量超过他说的,我就想验证一下自己按照这样的方法做是否能真正的得到一定的收获。即便我已离十三岁很遥远,但是,我相信,王老师在不停的激励我们。当有一天,你忽然发现,有了这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状态的时候,心中的喜悦的感动就涌上心头。那种古今的碰撞让自己血液加速,我知道,肯定是有进入血液里的,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毕竟,自己有限的生命太苍白,但我相信很多的懵懵懂懂会在未来中融化。

——桑盛霞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所以我今天的演讲——因为是最后一个,力求简明达意。我读完《论语》之后的感受,五十遍之后,用八个字来概括:醍醐灌顶、如沐春风。读完一百遍之后,我的感觉是:脱胎换骨、如获新生。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是错的话,你现在就去读《论语》,五十遍之后来找我,解释那八个字;一百遍之后,来找我商量那八个字,谢谢。可能大家想知道《论语》对我的帮助,这些点点滴滴的帮助,就像刚才那些我的《论语》同窗们……给大家讲过的,我只能说:同上,同上。还有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读过论语之后,我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论语》、我们的《庄子》、《孟子》、四书五经,我们的国学文化,能够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传承、发扬;能够被每一个外国人所推崇、乐道、赞扬。然后就像我们今天的当代的大学生那样,非常非常努力地去考英语四六级一样,我希望那一天,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学习我们的《论语》,学习我们的国学,让他们来考我们的《论语》四六级,来考我们的国学四六级。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尽心尽力去努力,凭着中国人的良知去努力,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谢谢!

——沈亚鹤
29#楼
发表于 2011-6-16 23:09:24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的时候,我抱着一丝希望来,现在有点不一样了,不抱任何希望了。论语不愧是论语,能让我不抱任何功利性的希望,我就跟它干上了。想起原来一件事,在高中的时候,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被政教处主任有所教导,栽培一下,经常说“你们几个,能不能就给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我就纳闷了:我读的是教科书,是圣贤书幺?你说我现在读圣贤书了,我有几个耳朵去闻窗外事?我就一心只读圣贤书还不够呢,我就拼死拼活的读还拖全班后腿呢,我有心思去闻那窗外事幺?所以说觉得时间过得确实太快,自己也确实对论语上上瘾了,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论语让我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这里,不管怎样,我会呆到过年,还是那句话,我会拼死拼活把它读完。资质虽然拙略,但还是有所领悟,当有一天顿悟的时候,也是该坐火车回去的时候。

——孙慧阳




    不知不觉,北京的天气开始转暖了,不知不觉,《论语》读至《尧曰第二十》,不知不觉,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逝者如斯,到了该离去的日子,有点像故友的分别,虽知海内知己天涯比邻,却难舍满肠怀怀;又有点儿像游子的离乡,虽知乡音无改,千里婵娟,却难了满腔抱负;又有点儿像恋人的分离,虽知鹊桥蒹葭,两地黄花,却难解满怀情芳,只有余下的那满腹经文,留着我自己细细咀嚼。
    为求得祖先的智慧,我来此修读,不料身边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为体验(对于现在来说)很新颖教育方式,我在此暂居,不料以亲身的实践证明了那句“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为充实自己假期的生活,我至此学习,不料还充实了自己那空空草如也,毫无诗书的草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益贤友,而当我们每天翻弃〈论语》这部经典,诵出那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字,体味出文字背后那深深地气息,我们都在与圣哲先贤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学习他们的智慧,冥冥中,我们听见了他们的故事,迷迷中我们看见了他们的生活,似乎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温暖的
身体和跳动的心灵。
30#楼
发表于 2011-6-16 23:09:34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的时候,我抱着一丝希望来,现在有点不一样了,不抱任何希望了。论语不愧是论语,能让我不抱任何功利性的希望,我就跟它干上了。想起原来一件事,在高中的时候,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被政教处主任有所教导,栽培一下,经常说“你们几个,能不能就给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我就纳闷了:我读的是教科书,是圣贤书幺?你说我现在读圣贤书了,我有几个耳朵去闻窗外事?我就一心只读圣贤书还不够呢,我就拼死拼活的读还拖全班后腿呢,我有心思去闻那窗外事幺?所以说觉得时间过得确实太快,自己也确实对论语上上瘾了,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论语让我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这里,不管怎样,我会呆到过年,还是那句话,我会拼死拼活把它读完。资质虽然拙略,但还是有所领悟,当有一天顿悟的时候,也是该坐火车回去的时候。

——孙慧阳




    不知不觉,北京的天气开始转暖了,不知不觉,《论语》读至《尧曰第二十》,不知不觉,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逝者如斯,到了该离去的日子,有点像故友的分别,虽知海内知己天涯比邻,却难舍满肠怀怀;又有点儿像游子的离乡,虽知乡音无改,千里婵娟,却难了满腔抱负;又有点儿像恋人的分离,虽知鹊桥蒹葭,两地黄花,却难解满怀情芳,只有余下的那满腹经文,留着我自己细细咀嚼。
    为求得祖先的智慧,我来此修读,不料身边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为体验(对于现在来说)很新颖教育方式,我在此暂居,不料以亲身的实践证明了那句“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为充实自己假期的生活,我至此学习,不料还充实了自己那空空草如也,毫无诗书的草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益贤友,而当我们每天翻弃〈论语》这部经典,诵出那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字,体味出文字背后那深深地气息,我们都在与圣哲先贤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学习他们的智慧,冥冥中,我们听见了他们的故事,迷迷中我们看见了他们的生活,似乎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温暖的
身体和跳动的心灵。
31#楼
发表于 2011-6-16 23:12: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努力啊!!!
32#楼
发表于 2011-6-16 23:12:2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努力啊!!!
33#楼
发表于 2011-6-18 09:17:25 | 只看该作者
1.现代人以为自己眼界开阔了,但并不一定就真会读书,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懂得读书的方法,或者说并不一定知道用什么心态去读书,尤其是对不同性质的书,可能要用不同的态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读,这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
34#楼
发表于 2011-6-18 09:17:41 | 只看该作者
2.读一本书,尤其读名著,最重要的是要从书里面读出一个生命。因为一本书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动人,不是文字、句子、文章、内容,乃是,文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生命,在支撑着这本书,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5#楼
发表于 2011-6-18 09:19:51 | 只看该作者
4.其实读所有书的每一句话,都可以随时将自己和作者做这种参照。如果能够作这种参照,那就 不是在读书而已,是在读我们自己,这样子读书,叫做「切记」-----关切自己,切合自己。
36#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0:18 | 只看该作者
5.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上下兼通的。
37#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0:36 | 只看该作者
6「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知识」。更进一步讲,一个真正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人,他必定不会排斥西方文化,一个真正受传统良好的教到的人,他必定不会拒绝于现代化。
38#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1:12 | 只看该作者
7.古人教我们不可以舍本逐末,不可以因小失的大。一个真正明白的人,他是两边全部明白,能随机运用的:一个不明白的人,就死于句下,讲高的就偏于高,两脚悬空,一派浮华空洞之言:讲低的就死守着底,见识背陋,功利现实,俗不可耐。
39#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3:24 | 只看该作者
8.所谓读圣贤书,其实是以圣贤之心性,来引导我的心性,来启发我内在的光明。
40#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3:41 | 只看该作者
9.工夫就是使自己的生命朝着道,日渐净化,而能够接近于道,到最后与道合一的进程。
41#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3:56 | 只看该作者
10.道本就在天下,本在人人心中,道虽然在天下,在人人心中,但是道不能够弘人,是人才能来弘道。
42#楼
发表于 2011-6-18 09:24:41 | 只看该作者
11.那我们在读圣贤之书的时候,要读出圣人的,还要让自己的显示生命,往圣人的生命的层次上升进,
43#楼
发表于 2012-9-29 14:51:52 | 只看该作者
做做看哦,谢谢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670427609   
         站长微信:hainanok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job.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南大学论坛

GMT+8, 2024-4-19 15:07 , Processed in 0.02321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海南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